三掌门 >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二百九十章:岳家军成

二百九十章:岳家军成


湖南四寇的事情很就告一段落了。

        在这件事情中,岳家军出的力气最多,收获却并不多,因为最大的桃子已经被韩世忠给轻易摘去了。

        虽然如此,毕竟是人在做,天在看。

        岳飞的所作所为,受到了朝廷中很多官员的欣赏。这些官员被岳飞所感动,纷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量给予岳飞帮助。

        首先被岳飞感动的是我们的韩泼五韩大帅。

        一般而言,摘被人果子是一种让人不耻的举动,尤其是实力相仿的官兵之间;而岳飞这次对于韩世忠的摘果子果子行为,不但没有任何怨言,而且还主动退兵,让韩世忠可以在湖南尽情扩编。

        这件事情以后,岳飞这个名字开始留在了韩世忠的心里,以后到了关键的时候,第一个出来帮岳飞讲话的大多是韩世忠。

        甚至到了最后风波亭的时候,向宰相秦桧提出质问,逼迫秦桧说出“莫须有”这三个字的,也是这个韩世忠。

        第一个向岳飞提出援手的是江南西路安抚大使李回。

        这个李回,之前曾经认为岳飞的兵力不足以消灭曹成,向朝廷建议要韩世忠出兵湖南帮忙,而岳飞的后来的表现,完全否定了李回的建议。

        按理说,李回刚刚被岳飞打脸,应该不会出手帮助岳飞才对。

        然而,李回是个真正的儒生,秉信六德,奉持六行;岳飞做得越好,李回就加欣赏岳飞。给岳家军予尽量多的协助。

        因为各种原因。岳家军的粮饷一直没能得到朝廷的资助。所以。当岳家军剿匪归来,李回就利用他手中的权利,把江州筠州临江军兴**这几个地方给岳家军驻兵,帮助岳飞解决了部分的军费。

        然后,李回又让他的好朋友赵鼎给朝廷上奏,要求朝廷给岳家军拨运粮草。

        《忠正德文集》卷一中有这样的一个奏折:

        “其岳飞一军,月支钱一十二万三千余贯,米一万四千五百余石。数目浩大。今蒙朝廷差拨岳飞军兵一万人,往江州驻札。岳飞只差五千人前去,未敢尽数起发。盖缘去年本军在彼屯泊之日,钱粮阙乏,转运司应副不继,有误指准。致本军杀马,剪发卖鬻妻子,博易米斛,几致生事。”

        这个赵鼎果然厉害,居然把杀马。剪发卖鬻妻子这样的字句都用上了。

        姑且不理赵鼎所言的真实程度有多少,反正赵鼎的奏折上报了不久。朝廷就派遣了一个叫郑壮的钦差前往江州等地犒劳岳家军。

        从此以后,岳家军的粮饷就纳入了朝廷直接拨付的范围。

        郑壮除了押运粮食过来,还给岳飞带来一张圣旨,让岳飞入宫面圣。

        入宫面圣当然是每一个外驻武将的荣誉,但却吓坏了当地的父母官。原因很简单,岳飞不在,谁来压四周的盗贼?

        于是乎,吏部员外郎权监察御史江南东西路宣谕使刘大中给朝廷上了一道紧急奏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昨岳飞提兵洪州,皆谓(岳飞军素有纪律,人情恃以为安业。今盗贼未息,而飞既去,则民不安,农务失时。**速赐选兵前来,免致盗贼滋蔓。

        这份奏章的意思是说假如岳家军驻扎在哪里,哪里就能安居乐业,不会受到盗贼的困扰。如今盗贼还没有全部被剿灭,岳飞如果奉诏赴行在,那么百姓会感到不安,百姓整天担忧着会不会被盗贼给害了,哪有心思去务农,失去了务农的最佳时期,今年就别活了……

        这个刘大中也是个耿直之人,他把这份奏折也抄写了一遍,派人送给岳飞,恳求岳家军先别忙着离开,等候朝廷的进一步安排。

        按理说,刘大中这是坏人前程的恶行,会引起武将的反感;可岳飞居然也接受了刘大中的意见,没有动身去拜见皇帝。

        能让刘大中如此着急的自然不是一般的毛贼。

        在绍兴三年的年初,李宗亮与张式在筠州纠集了一万多人聚众闹事,对抗官府,烧杀抢掠。

        而在虔州和吉州,以彭友李洞天和陈顒罗闲等十大王,“连兵十数万,置寨五百余所”,声势越来越大,给临近的州府带来极大的压力。

        到了绍兴三年的三月,虔吉两州的贼军甚至分路侵寇循梅广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潮邵武诸郡,纵横来往,凶焰方赫。

        等等等等。

        刘大中的奏折得到了很多地方大员的附和,他们纷纷上奏朝廷,请求诏令让岳飞前去围捕,专事剿匪。

        江西安抚大使李回首先上书奏明彭友等人现如今的形势,想让岳飞专门剿杀诸盗,其他的事叫他别管,只须灭了这伙强盗。

        梧州文彦明上奏朝廷说广东盗贼猖獗,希望能派遣岳飞前来剿捕。

        湖南宣谕使薛微言江南东西路宣谕使刘大中以相似的情况请求高宗皇帝派遣岳飞剿捕盗贼……

        在这些地方大员中,以两广宣谕使明橐的奏折最为简单直接。

        《鄂国金佗粹编》卷五:虔贼为二广患。采之南方物论,皆言岳飞所部最为整肃,所过不扰。若朝廷矜悯远人,特遣岳飞军来,则不惟可除群盗;而既招复叛,如刘榉辈,亦可置之队伍,绳以纪律,使为之用。

        这些地方大员之所以异口同声地推荐岳飞,全都是因为岳家军的军纪严明,不扰民,不捣乱当地的社会秩序。

        假如换来其他的大将剿匪,诸如刘光世之辈,贼匪是消灭了。但贼去城空。只留下一个烂摊子。让这些地方大员如何能够接受。

        岳飞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流芳百世,并不是因为他武功高强,而是因为岳飞爱国爱民的崇高品行。

        这些地方大员对岳飞的大力推举,仅仅是个开始。

        对于各个地方大员们的心思,南宋朝廷当然清楚,这同样是牵涉到朝廷税赋收入的重要事情。

        于是,高宗皇帝顺应民意。下旨让岳飞专门负责清剿各地的土匪,而岳飞的军费由朝廷和江西广东湖南三位的漕臣负责。

        《鄂国金佗粹编》卷一。高宗宸翰三:朕已亲敕诸路漕臣,应副卿军马钱粮,坐贬岭外之罪。卿当体国,疾速统率精锐人马前去,务要招捕静尽,使滋蔓,罪有所归。仍具起发日时及沿路所至去处,逐旋以闻

        让岳家军去清剿这些贼寇,疑是用牛刀来杀鸡。派狮子去搏兔。

        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岳飞就就剿平了江南地区的大小土匪。让南宋皇朝境内的治安焕然一,盗贼静尽,人民开始重安居乐业。

        岳家军的战斗力与这些贼寇相距甚远,剿匪的经过也是惊险,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可言。

        唯一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那些被擒贼寇的处理方法,在军中有一些争议。

        有些将领认为盗贼不足以信服,还是杀了的好,以免日后作乱,再行反叛之事;岳飞摇头,随后说道:

        “这些人虽然是盗贼,但大多数不是自愿为盗的,是被生活所逼的,杀他们是不好的。何况皇上的本意是要赦免这些盗贼的,我们现在将他们全部杀掉,又怎么能够成全皇上的美德呢?”

        众位将领听了,除了赞赏元帅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最后,岳家军的做法是把匪首送当地官府处理,有武艺的就编入岳家军中,其他的让他们归隐田园,从事农业生产。

        岳飞慈悲为怀,让那些被俘的贼寇们喜出望外,尤其是虔吉两州的土寇,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被岳飞大军擒获,原以为必死疑,最后却得以逃过一劫。

        结果是,在原先那些匪盗出没的地方,不单是普通老百姓感激岳飞,连那些贼寇的亲属也感激岳飞。

        他们就跟当初宜兴县的老百姓一样,在屋内供奉着岳飞的画像,日夜拜祭,以报答岳飞放生之恩。

        《鄂国金佗续编》卷二八:故湖之南,江之西,比屋绘象,事王如生。遇讳日,则裒金饭僧于梵舍,以为常。虽权臣之祸,亦不变。

        岳飞剿匪成功了,在升官之余还得到了一份殊荣---高宗皇帝终于正式召见了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

        很显然,皇帝对于这次的召见也相当的重视。

        首先在岳飞出发前,一份皇家礼物经长途送到:是一套金蕉酒器。

        东西虽小,但内涵丰富,因为同样的礼物也给了韩世忠一套。

        接见时,皇帝亲切而且随和,回忆往夕中他像朋友一样规劝岳飞不要喝酒了,会伤身误事的,尤其是酒桌上一拳把同事打得昏迷不醒,这实在是不利于团结。岳飞保证从此后滴酒不沾。

        高宗赐给了岳飞一大堆的好东西,如衣甲马铠弓箭金线战袍金带手刀银缠枪海皮鞍等等。依惯例,这些东西减半后也赐给了岳云一份。

        除此之外,还有一面旗帜,上面绣着四个大字——“精忠岳飞。”

        几天之后,接见的最大好处降临。这是惯例,真正的升官会在皇帝接见之后颁布,之前的只是一步小台阶,算是盛宴开始前的冷盘而已。

        岳飞被升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驻军江州。

        兵力除了岳飞已有的部队之外,江州傅选的部队江西安抚使所辖各路军马江北舒蕲两州的驻军全部划归岳飞辖下。

        岳飞的防区,与驻扎在长江沿岸上游区域的王燮,下游的韩世忠刘光世并列,形成了四大重镇。

        从这时候开始,岳家军正式以自己的番号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未完待续。。)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黎家大少爷大大靓女007大大唐深深大大的打赏和框孔大大的评价票。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7/17688/82144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