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二百五十三章:撤退

二百五十三章:撤退


扬州杭州两地在年初所发生的种种风波和事故,直到初夏的时分,才慢慢传到了东京汴梁城。

        开封府留守司的杜充大人往四下一看,这才发现:自己所驻守的这块地区,俨然成了一座大宋朝留在长江以北的岛屿,孤零零的一座,好不凄凉。

        换而言之,开封府成了建炎政府在长江中游北岸地区的一座桥头堡,将要面对着金兵的全面冲击。

        高宗皇帝为了让杜充能够安心地留守在开封府,即便是在逃亡的路上,还不忘记给杜充升职加薪,让杜充以东京留守之职,兼任宣抚处置副使,节制淮南京东京西路。

        这种安排,相当于把开封府以南,直到长江边上的一大片超级广阔的土地,都全部托付给了杜充。

        这一片土地的重要性幅员的辽阔性,在某种程度上比川陕加在一起都大,也就是说,张浚刚刚创造的最大节制权力指数很被杜充所打破了。

        接到的任命,杜充坐在开封城里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战前演讲,他说,“方今艰难,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

        也就是说,他将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当战事一旦发生,他会亲临第一线,于矢石交攻之间,与金军白刃相见!

        这是多么的铁血豪勇和责任感!

        所以,当这段话传过长江,到达杭州城,整个建炎集团为之欢呼。

        只不过。当杜充说完这番豪情万丈的说后之后。过不了了几天。就玩了一招“金蝉脱壳”,命副留守郭仲荀留了下来,自己率东京留守司的主力,轰轰烈烈地向南方大踏步撤退。

        因为黄河决堤的缘故,开封府附近的经济遭到很严重的打击。但是,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结果---开封府募兵变得容易了。

        当兵有饭吃,有粮饷领取,怎么也比挨饿要强。

        结果是。杜充手下由不到几千人猛增到三万人,这些可都是杜充的本钱。

        作为如今杜充的绝对嫡系,岳飞也在南撤之列。

        岳飞当然不同意撤兵,当他接到命令的时候,马上找到杜充,大声地说道:“中原之地尺寸不可弃,何况社稷宗庙都在京师,陵寝在河南,关系重大,并非其他地方可以比拟。你杜大人手握重兵。尚且不能尽心守护,又怎么能寄希望于他人呢?今天你一拔腿。这个地方就易主了。以后如果想要重收复,就要牺牲数十万士兵的性命。请您慎重考虑此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杜充也初步了解到岳飞的性格,所以对岳飞的礼并不在意,只是轻轻地拍了怕岳飞的肩膀,解释道:“我已经接到了皇上的圣旨,要尽前去护驾。”

        杜充此话一出,岳飞也从反驳,唯有悻悻然加入到南下撤退的队伍中。

        实际上,杜充不但没有接到皇帝要求出兵救驾的圣旨,手中甚至连枢密院的出兵调令都没有,严格意义上讲,这次撤兵是不单是违反军令,是违反了皇帝要求杜充留守开封的圣意。

        但是,面对金兵的威胁,杜充还是选择了逃跑。

        因为杜充相信,在这种乱世的环境里,凭借他手中的三万大军,高宗小皇帝不但不会怪责他,甚至还会嘉奖于他。

        说到征战打仗,杜充远不如岳飞;但说到为官之道,对朝廷形势的分析,杜充则比岳飞不知要强多少倍。

        开封府的大军终于还是要走了,离开这座大宋朝的立国之都。

        大军撤出汴京,岳飞和三军将士纷纷驻足,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这将近两百年的帝都投下了深深的一瞥,每个人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

        故土难离,今日一走,也许再也回不来了。

        在那么艰难与困苦中,在那么悲凉和绝望中,都能够挺过来,为什么还要撤?

        流了这么多的汗,流了这么多的血,丢了这么多将士的性命,到头来,却还是要把城池拱手想让于敌人。

        岳飞心中的那种怨恨和忿忿不平,实在难以用文字来表达。以至于多年以后,已经功成名就建节封侯的岳飞,填写了他人生的第一首的《满江红》,来回忆和缅怀当时撤离汴京时的情景: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重续汉阳游,骑黄鹤。

        杜充大人的撤退非常果断而且彻底,不但越过了淮河,还横渡了长江,直接出现在高宗小皇帝如今的所在地---建康府(现江苏南京。

        至于开封府汴梁城,杜充就委托给他的副手---副留守郭仲荀。可是很他就在建康府见到了郭仲荀。

        原来郭仲荀照葫芦画瓢,把开封府交给了留守司判官程昌寓。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两个老大都如此,做小弟的程昌寓有怎么可能单独留下。程昌寓很就把责任又转加给了权东京留守上官悟……

        到了最后,开封府留守司的高官们,全都在建康汇合,一同参见小皇帝。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中有以下记载:

        留守杜充既还朝,副留守郭仲荀以敌逼京畿,粮储告竭,遂率馀兵赴行在……乙丑,直龙图阁权东京留守判官程昌亦引馀兵归行在,遂以直徽猷阁京畿转运副使上官悟权京城留守。

        而这个时候的汴梁城,变成了政府主义者的天堂。传说中的“疾病与饥荒一色,强盗与小偷齐飞”,变成了汴梁城内的真实写照。

        这座人类有史以来最辉煌最富庶最文明的旷世巨城,已经满是断垣残壁,变成人间的地狱了。

        到了最后,还留在汴梁城里的基本上都是些病得走不动路的平民百姓了。

        至于曾经的百万人口,也只剩下了几万人,其中的壮年男子,只有几千人。如果有谁走进去,除了遍地的饿孚死尸之外,什么也不会看到。

        建炎四年二月,开封府汴梁城,在没有任何的抵抗之下,被金兵顺利接受。并且由金国承担起战后恢复的工作。

        百多年后,开封再次沦陷,只不过这次金国的皇室成员沦为受害者,而加害方则是来自大漠的黄金家族。

        而开封府汴梁城的百姓,又遭受多一次灾难。

        。未完待续。。)

        ps:谢谢错花心大大三牛aa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7/17688/82143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