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二百三十八章:怎一个乱字了得

二百三十八章:怎一个乱字了得


盗亦有道,而且江湖的规矩比官府的法律加严格,讲究服从性。

        当大枪王善没角牛杨进这些江湖顶级大佬全都聚集在开封府汴梁城之外,自愿接受宗泽节制的时候,开封府以及四周州郡的治安是前所未有的好。

        大佬们吃皇粮,小弟们也很自然地吃上了皇粮;既然都是吃皇粮的,当然就不能去骚扰那些缴纳皇粮的普通人。

        不但不能去骚扰,要主动地去保护他们!

        这种情况,用句广东的俗语,叫做“一家便宜两家着”;而用现代的词语说,就叫做“合作双赢”。

        遗憾的是,随着杜充的上任,由老帅宗泽和岳飞几经辛苦才建立起来的这种双赢的局面,轰然倒塌。

        倒塌的结果,就是汴梁城以及周边的州郡,重恢复了盗贼多如牛毛的境况。

        以前吃皇粮的时候,是大佬们把从朝廷拿到的粮饷往下分发;现在没有皇粮吃了,当然要小弟们去收取保护费,再上缴给大佬们。

        至于官府收得多还是大佬们收得多,这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有竞争就会有纠纷,纠纷大了就变成械斗,械斗再扩大就成了抢班夺权。

        在以往太平时日,当然是官府处于主导的力量,而如今遭逢乱世,官兵和衙差的数量并不见得比盗贼多。

        如此一来,开封府汴梁城和附近的州府,全都乱成了一团。

        而岳飞那支精锐骑兵。如今成了开封府唯一的一支消防队。外出四处灭火。

        “皇帝不差饿兵”。杜充对于岳飞这个唯一一个能够倚靠的部下,并没有任何的亏待,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先后两次对岳飞进行提拔。

        第一次,在南薰门外,把王善张用等巨寇全部驱散的当天,就把岳飞升转为武略大夫,借英州刺史。

        第二次。在一个月后,当岳飞从东明县擒获孙海,杜叔五这两名匪首回来,杜充再一次对岳飞进行提拔,的官位是武德大夫,真授英州刺史。

        在宋朝诸州刺史是个从五品官,假如宗泽时期岳飞已经是正五品以上的统制官,这两次的升迁,反倒成了降级。

        历史被涂改的痕迹,在这里又一次出现了。

        杜充是个呲齿必报的小人。

        在南薰门前被王善等人当众落了威风。脑海里只想着如何报复回来。

        于是乎,我们的杜充留守大人。趁着岳飞外出,竟然倾尽整个开封府汴梁城的兵力,追击王善和张用的大军。

        对于杜充为什么要出兵追击王善张用等人,历史学家都疑惑不解,因为双方的力量对比太过悬殊了。

        大枪王善在归顺宗泽之前已经号称百万大军,到了汴梁城之后,王善的部队成了宗泽所设置的平戎万全阵的主要构成部分;甚至是以汴梁城为主体的中军,因为开封府禁军的数量不足三万人,要张用的部队来添补,方才成阵。

        以两万多人来追击几十万人,杜充此时追击王善和张用,异于飞蛾扑火以卵击石。

        再者,王善和张用两人,如今还在驻扎在郊外,纠集旧部,并没有任何举动;即便把两人击毙,也没有太大的军事意义。

        所以,除了要泄愤外,很难解释杜充这次出兵的目的。

        问题是,即便要泄愤,也要掂量自己的能力,否则只能是引火烧身。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朝毛太祖的这首七律的精神,也不知道激励了多少莘莘学子,仁人志士。

        可惜的是,毛太祖的这首七律要一千年后才出现;而在南宋初期,流行的是另外一句成语:“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岳飞不在,大枪王善可以很放心地与这个不知所谓的朝廷命官好好算算账了。

        说实在的,这种力量对比太过悬殊的战斗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

        大枪王善的军队只需一次冲锋,就已经把杜充带出来的军队杀得血流遍野,尸骸满地,溃不成军。

        这种冷兵器对战的场面太残忍,太惨烈了。

        杜充一次就拼掉了开封府汴梁城仅有的一点本钱,只好灰溜溜地逃回开封府,一边上奏请高宗皇帝加拨人手和钱粮,一边派岳飞出去追讨王善和张用两人。

        “官上任三把火”。

        杜充也只是希望自己亲自打胜一仗,好在部属面前有点面子,免得下属认为缺了岳飞开封府就不能运转一样。

        可惜的是,到头来也还是只有岳飞出马,事情方能奏效。

        御书房内,高宗皇帝拿着杜充的奏报,双手微微颤抖,脸色刷白。

        高宗皇帝没有想到,原先被宗泽自夸成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的开封府汴梁城的防线,竟然不攻自破了。

        当初宗泽死的时候,高宗皇已经帝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不安;如今得知汴梁城的种种乱相,高宗心里的不安开始变得有些心惊胆战了。

        当初应天府小朝廷之所以能够成立,除了张邦昌所提供的法统依据外,最大的依仗,其实就是老帅宗泽和李纲。

        甚至在当初,老帅宗泽不开口劝进,康王赵构就不敢称帝,非要等到老元帅宗泽点头同意不可。

        李纲和宗泽两人,一内一外,一文一武,成了高宗皇帝的两个保护神,帮助应天府小朝廷镇压住了气运。

        如今宗泽已死,而李纲又因为与朝中大部分的大臣不合,被自己贬到了湖北,如今整个朝廷内,又有谁能替自己排忧解难呢?

        在高宗皇帝面前的龙案上,除了开封府留守杜充的奏折外,还有一大叠来自各地的紧急奏报。

        只不过,这些奏报与杜充所提交的奏报一样,全部都是坏消息。

        《宋史。高宗本纪》中记载到:

        乙未,金人破永兴军,前河东经制副使傅亮以兵降,经略使唐重副总管杨宗闵提举军马陈迪转运副使桑景询判官曾谓提点刑狱郭忠孝经略司主管机宜文字王尚及其子建中俱死之

        东平府兵马钤辖孔彦舟叛,渡淮犯黄州

        金人陷均州,守臣杨彦明遁去。丁酉,金人陷房州。己亥,张遇焚真州。秘阁修撰孙昭远为乱兵所害

        这些奏折非是给高宗皇帝通报三件事情:金兵入侵,官兵叛变,民众造反。

        不知不觉之间,黄河以南的中国大地上,国不成国,家不成家,乱成了一团。

        。未完待续。。)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7/17688/82143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